《河南日报》头版:改制二十年 济钢正青春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王屋山,孕育了愚公移山精神,见证着百炼成钢传奇。 20年前,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钢”)成为全国首家整体改制的钢铁企业。以改制为起点,20年来济钢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共创共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员工多得、股东回报丰厚的“四个统一”,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济钢现象”。 2003年4月8日,本报头版头题刊发《为企业铸造一个起飞“平台”》,对济钢改制进行深度调查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在济钢改制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近日再次走进济钢,解码企业基业长青、高质量发展的奥秘,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探寻规律和路径。 11月14日出版的《河南日报》(头版转3版) □本报报道组 站在最新版的中国钢铁企业地图前,满头银发的济钢董事长李玉田心潮澎湃:“20年前,我们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年产量才30多万吨,是排不上名次的小不点儿。现在我们稳居国内优特钢企前五,中西部优特钢企第一。” 在10月下旬发布的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济钢以216.43亿元的营收居第14位。 济钢人有个“小目标”,就是在“改制19年纳税90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改制20年纳税100亿”。 如此雄壮的底气从何而来? 来自支撑济钢行稳致远的“三件法宝”:一个好机制、一支好团队、一系列好产品。 改制重生20年来,“三个一”激荡交融相辅相成,让济钢活力迸发、动力强劲,屡屡抢抓难得的窗口机遇,化解一次次风险,攻克一道道难关,成为强手如林的钢铁矩阵中的“优等生”,先后进阶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企业利润连续十余年位居河南省钢铁企业第一名。 “改就真改,不搞‘假把式’”——好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济源城西,一座占地3200余亩的钢铁城蔚为壮观,各类钢产品从这里销往大江南北,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而一切的改变,肇始于20年前的那场改制。 回忆起那段历史,李玉田两眼放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企业还在生产,但事实上已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不改等死!” 在那个体制决定效率的年代,传统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职责不明、政企不分,长期处于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开拓了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新路径,掀开了国企重获新生的历史一页。 但当时很多股份制改革浅尝辄止,甚至“翻个牌子就算改制完成”。在济钢当了8年的“救急厂长”,李玉田深知国企的种种弊端,“改就要真改,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决不搞翻牌公司那种换汤不换药的‘假把式’。”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和济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改制方案数易其稿,最终济钢选择以全员持股形式进行整体改制,5000余名职工共筹集股金近2亿元,收购了企业的国有资产,并承担了所有债务。2001年11月,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济钢破壳而出。 改制,改出了凝聚力、向心力。“改制后,体制机制发生巨大变化,员工的个体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绑在一起,企业爆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成为此后济钢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源。”李玉田深有感触地说。 济钢办公室副主任苏晓春回忆,在她结婚时都拿不出钱的婆婆,居然为筹钱入股竭尽所能,急匆匆赶回东北老家,将自家亲戚借了个遍。 “职工就像从肋巴骨上取钱串子,虽然疼,可想着企业有咱的股份,自己给自己干,疼也心甘。人人盼着企业好,加油干,创效益。”济钢动力厂副厂长刘学飞说。 2015年,济钢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借贷无门,无奈发动员工集资。全厂职工把企业危机当成自家难关,几天之内竟然完成筹款任务,帮助济钢有惊无险渡过危机。 改制,改出了新活力、新动力。改制解决了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培育了企业新的成长基因,济钢由此步入持续深化改革的良性轨道,“肌体”始终充满活力。 以提高“人”的活力为核心,济钢引入竞争激励劳动用工机制,按岗位贡献、技能大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干部任用实行公开竞聘制、建立基层员工评判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员工投票评选济钢“十大工匠”,激励人人争当“奋斗者”。 为解决改制正向激励逐渐衰减问题,2019年济钢启动了二次股改,实施岗变股变的动态管理机制并设置了退出机制,800多名骨干员工成为二次股改的受益者,权责利愈加明晰,更好地激发了全员创业创造的积极性。 随着跻身行业前沿、竞争日益高企,济钢引入“阿米巴”管理模式,将考核对象最小群层框定为三五个人,让他们成为一个经营单元,干得好,就按照效益奖励。 改革不停顿,活力不枯竭,济钢得以持续“保鲜”。 市场的选择是无情的,却也是最有力的证明——在河南10余家、全国近200家同时期成立的同类企业中,济钢是唯一幸存者。 在原冶金工业部钢铁司司长刘勇昌看来,济钢改制的模式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具有“共创共赢”的持久动力,这是济钢20年长盛不衰、连年盈利的基石。 “既抬头看天,又脚踏实地”——好团队锚定战略定力 济钢改制发展20年,征途漫漫。有业内专家注意到,每次“钢铁寒冬”来临,济钢都幸运地“逃出生天”,经历多次钢企大洗牌,非但没有倒下,反而筋骨体魄越来越强健。 “搞垮一个企业,掌门人一次决策失误就够了。”李玉田说,企业决策团队一定要有大格局,看清大势,做好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改制以来,济钢不断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科学高效决策机制,管理团队不追求眼前的高利润,而是着眼于长远,坚守制造业主阵地,充分储备后劲和潜能,持续走好转型升级之路。 “个头”与“肌肉”,如何选择? 改制之初,省委主要领导来济钢调研,提出一个问题:“先长个头儿,还是先长肌肉?” 济钢决策团队立足企业实际,认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先长个头。此后济钢产能年年攀升,以“一年等于40年的速度”发展,在中国钢铁产业版图占据了一席之地。 个头起来了,如何长肌肉,成为更重要的抉择。 2004年,在建筑钢市场红火之际,济钢毅然决定:由生产建筑用钢为主转向生产难度更大的工业用钢,由此揭开了济钢转型发展的大幕。 “当初,各大国有钢企都在向板管方向转产,与巨头竞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李玉田是个高逆商的人,他坚信:生产工业用钢是顺应全球钢铁品种发展规律,西方以工业用钢为主,占比达40%—60%,当国家工业化发展到后期,消费升级,优特钢就是一个发展方向。 这一抉择引领企业走向一片蓝海,此后数年济钢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坐以待毙与向死而生,如何选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一次生死考验,济钢也不例外。长协矿库存居高,产品滞销,2009年曾经4个月时间亏损6亿元。当时业内流行一种说法,企业不上技改项目是等死,上项目是主动找死。 “唯有坚持产品升级才能走长远。”济钢的决策团队顶住巨大压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作出了一切资金为技术改造让路的决定,坚持上马70万吨高强度机械用钢工程。 当先进的生产线建成,钢铁市场已走出寒冬,济钢的产品适销对路,企业货场外拉货的车辆排起了长龙。 看似偶然的故事,其实隐藏着必然的发展逻辑。 20年间,济钢投入资金100余亿元进行技改,引进国外高精装备,建成了一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生产线,主导产品实现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梯级跨越,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高度契合,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主业与诱惑,如何选择? 改制之初,房地产市场充满机遇,济钢也有条件涉足其中。 面对诱惑,颇具企业家精神的李玉田第一反应竟是:房地产固然回报丰厚,但企业这几千职工怎么办? 济钢,认定了与钢铁打交道这条路。 20年来,济钢面对过许多改弦易辙的诱惑,但始终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坚守钢铁主业,瞄准先进制造业目标,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如何选择?走进现在的济钢厂区,“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烟囱不见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改制以来,济钢共投入30亿元,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开展循环利用。2017年以来,济钢又积极主动投资30余亿元进行了整体环保改造,包括炼钢厂及烧结机除尘改造,原料堆场全部棚化封闭改造,打响了史无前例的碧水蓝天保卫战。 如今,济钢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 济钢2013年成为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钢铁企业之一,并在连续多年的动态评价中,始终符合行业规范要求。 在国家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环境下,济钢超前布局,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空间。 “趋势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就像海流一样。当人们看到表层海流自西向东流动的时候,深层海流也许是自东向西的。”多年勇闯市场的经历凝结为李玉田深切的感悟,“越是热运行时越需要冷思考,越要研究政策形势,既抬头看天,又要脚踏实地。” “客户需要‘艺术品’,就做成‘艺术品’”——好产品扩容“生态圈” 企业最终要靠产品说话。济钢长盛不衰的秘密,就隐藏在每一块钢产品中。 作为国内唯一从直径5.5毫米到300毫米规格全覆盖的棒线材优特钢企业,济钢年产钢400万吨,在方圆500公里的范围内,解决了八成机械工业基础零部件用钢需求,撑起中国建设和中国制造的“钢筋铁骨”。 好产品的背后是工匠精神。 生产中高端优特钢绝非易事,要针对不同用户的定制要求,在百万分之一的单位上控制各种元素的含量。 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验货极其“苛刻”,要求交货产品表面不允许有任何划痕。一开始职工不理解,说又不是做艺术品。 “后来职工逐渐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客户的标准,就是我们的标准;客户需要‘艺术品’,我们就要做成‘艺术品’。”济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岳鸿伟说。 人是第一生产力。“炉内炼钢,炉外炼人。”这句话在济钢各个生产车间随处可见,“炉内炉外”闪耀着工匠精神。 优特钢企业最担心的是质量波动。“‘123工程’并不高深,真正做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就能得到保证。”济钢企管处处长胡晓庆说,济钢强力推行“123工程”,“1”是指“一个培训”,按做优特钢的技术要求培训员工;“2”是指“两个整顿”,从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抓起;“3”是指“三个稳定”,人员操作稳定、设备运行稳定、原辅材料物料质量稳定。 客户至上,产品为王,济钢成为美国卡特彼勒、阿文美驰和德国戴姆勒、瑞典斯凯孚等全球顶级企业供应商。 好产品的背后是创新精神。 2019年济钢投入技术开发费用7.8亿元,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两倍以上,相当于当期利润的50%。 以向“中国制造2025”提供新材料为己任,济钢牵头成立了河南省特殊钢材料研究院,并以此为载体成为省内钢铁行业唯一省级创新中心培育单位。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钢金属制品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构建了完整的高端特殊钢新材料研发平台,近年来共开发优特钢品种300多种,齿轮钢、弹簧钢、轴承钢产量稳居全国行业前五位,为我国汽车、高铁、风电、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重要产业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业细粮”。 好产品的背后是服务精神。 优特钢客户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出问题后,济钢技术人员连夜驱车几百公里上门服务,也由此叩开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大门。 近年来,济钢不断深化服务,聘请来自优特钢领域以及机械、轴承、冷镦钢等下游行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为用户提供深度专业服务。 此外,济钢确立了“销售、研发、供应、生产、质检”一体化攻关的全新经营模式,使企业产品品种更贴近市场,实现了由钢铁制造商向优质钢铁商品供应服务商的转变。 一流企业做生态,当下济钢正在让内部生态结成“命运共同体”,外部生态形成“牢固朋友圈”,积极构建发展生态圈。一个大的钢铁产业生态也在济源加速构建,济源市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形成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格局。 “不论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改革的模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而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刘勇昌见证了济钢建厂62年、特别是改制20年来的发展历程,也见多了钢企的生死沉浮,非常认可济钢的经验。 如今的济钢,朴实温馨的生活区与区划合理的厂区连成一片,一家村民开的老烩面馆“依偎”在济钢旁近半个世纪,从曾经的地摊“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网红饭馆”,食客络绎不绝;附近菜市场的商贩从济钢员工买肉的频次中感知着中国经济和济源发展的温度。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市相依相存、相融共生。 喜欢打斯诺克台球的李玉田,最看重的是“下一杆”。“未来,济钢将继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重组,朝着‘国内一流、全球有影响力的优特钢精品基地’奋勇进发,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与梦想。水大鱼大。济钢这条由改革创新哺育成就的“大鱼”,正乘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青春勃发、恣意成长!